實驗箱式爐的淬火工藝和熱處理工藝過程
實驗箱式爐作為物料熱處理實驗的常用爐型,廣泛用于各個需物料熱處理實驗的行業(yè)。下面洛陽科炬爐業(yè)就以實驗箱式爐為例,詳細解說一下實驗箱式爐的作業(yè)前、作業(yè)中、作業(yè)后的注意事項。
一、實驗箱式爐作業(yè)前
1.檢查爐膛清潔狀況,并清掃氧化鐵皮。
2.檢查爐門開啟機構的輪軸與滑軌的潤滑情況。
3.檢查爐襯、電阻絲和熱電偶引出棒的安裝緊固情況,檢查儀表是否正常。
4.檢查爐底電阻絲、爐底板、活動爐底的傳動機構及電動機引出線實購正常良好。
5.操作人員穿戴好規(guī)定的防護用品,并熟悉“操作規(guī)程”。
二、實驗箱式爐作業(yè)中
1.如果是新箱式爐,需要按 “箱式爐操作規(guī)程”行烘爐。
2.按“工藝規(guī)定”進行保溫。
3.烘爐完成后可進行試驗或生產(chǎn)。
三、實驗箱式爐作業(yè)后
1.切斷電源。
2.按“箱式爐操作規(guī)程”進行出爐。
3.重新裝爐,按以上程序重復進行。
4.連續(xù)作業(yè)時,認真填寫“交***記錄”,同時向***人當面交接清楚。
5.參照洛陽科炬爐業(yè)的“箱式爐維護保養(yǎng)規(guī)程”手冊對爐子進行維護保養(yǎng)。
實驗箱式爐金屬熱處理工藝過程:
實驗箱式爐的淬火工藝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、保溫、冷卻三個過程,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。這些過程互相連接,不可間斷,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工序之一。金屬熱處理的加熱方法很多,zui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為熱源,進而應用液體和氣體燃料。電的應用使加熱易于控制,且無環(huán)境污染。利用這些熱源可以直接加熱,也可以通過熔融的鹽或金屬,以至浮動粒子進行間接加熱。
實驗箱式爐金屬加熱時,工件暴露在空氣中,常常發(fā)生氧化、脫碳(即鋼鐵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),這對于熱處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響。因而金屬通常應在可控氣氛或保護氣氛中、熔融鹽中和真空中加熱,也可用涂料或包裝方法進行保護加熱。
回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后,在水、油或其它無機鹽、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(zhì)中快速冷卻。淬火后鋼件變硬,但同時變脆。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,將淬火后的鋼件在高于室溫而低于650℃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,再進行冷卻,這種工藝稱為回火。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“四把火”,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,常常配合使用,缺一不可。“四把火”隨著加熱溫度和冷卻方式的不同,又演變出不同的熱處理工藝。
為了獲得的強度和韌性,把淬火和高溫回火結合起來的工藝,稱為調(diào)質(zhì)。某些合金淬火形成過飽和固溶體后,將其置于室溫或稍高的適當溫度下保持較長時間,以提高合金的硬度、強度或電性磁性等。這樣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時效處理。
實驗箱式爐的淬火工藝和熱處理工藝過程:
把壓力加工形變與熱處理而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,使工件獲得很好的強度、韌性配合的方法稱為形變熱處理;在負壓氣氛或真空中進行的熱處理稱為真空熱處理,它不僅能使工件不氧化,不脫碳,保持處理后工件表面光潔,提高工件的性能,還可以通入滲劑進行化學熱處理。
表面熱處理是只加熱工件表層,以改變其表層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。為了只加熱工件表層而不使過多的熱量傳入工件內(nèi)部,使用的熱源須具有高的能量密度,即在單位面積的工件上給予較大的熱能,使工件表層或局部能短時或瞬時達到高溫。